转让定价是指关联企业之间在销售货物、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等时制定的价格。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跨国企业(包括“走进来”以及“走出去”企业)在集团关联交易执行中的转让定价调整逐渐受到关注。
一、供应链及转让定价执行转变所带来的影响
在未来业务增长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对于如何在供应链中不同角色定位的企业之间合理分配有限的利润,跨国企业集团内部已经产生了诸多矛盾与争论点。跨国企业的转让定价执行,不仅会引发集团内部各家实体间的争论,也会触发不同实体所在管辖地税务机关的争议。
在税务管理日趋严峻的国际环境下,跨国企业在转让定价实践中的异常状况可能会导致税务机关的关注甚至是审查。因此,企业更需要从商业角度重新审视曾经的业务安排、功能风险情况和当下的变化情况,并结合必要的资料搜集、数据量化分析,确保企业的财务表现(如利润骤变、亏损等)能够得到充分支持。
二、转让定价调整方式及其限制
在日常执行中,企业可能会受到内部执行的偏差或外部市场冲击等因素影响,导致关联交易的执行结果与预设目标之间存在偏差。据此,企业通常需要在年底关账前对交易定价及财务情况进行回顾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转让定价调整。
在实际执行层面,转让定价监控与调整对企业来说并非易事。以下为几种常见的转让定价调整方式,以及不同方法在实操层面的限制:
(一)申报表中自行调整
基于我国当前的税法规定,企业在完成关账后若发现转让定价结果有失合理,则可以通过汇算清缴申报表自行进行纳税调整。但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年度财务报表结束后进行这些纳税调整,会使得会计和税务产生差异,该事宜也会导致企业产生额外的税收和合规成本。
(二)年末一次性调整
年末一次性转让定价调整,通常指企业通过收付款凭证在年末前针对集团内关联方交易的执行结果进行的一次性调整。该调整旨在确保获取企业的利润水平符合预期目标、交易符合独立交易原则。
此种方式下的调整在国际转让定价操作中有着较多的实践。对于向下调整价格的情况,多缴的关税、增值税/消费税可予以退还,但实操中不免还需要与海关作进一步沟通和接受必要的审查。
(三)其他调整方式
为了实现消除一种交易带来的转让定价偏差,通过另一种交易来实现调整,也是企业考虑的方式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企业需要充分考虑新建交易的商业实质和合理性,以更好地应对收付汇过程中不同监管机构的问询,从而实现现金流的流入流出。同时,新建交易所产生的流转税税负问题,以及该笔交易在海关、税局不同角度下产生的税务影响也是企业需要考虑的因素。
三、致同建议
在经济环境愈为复杂化的今天,跨国企业的财税团队需要深入了解业务及供应链面临的变化与挑战,实现转让定价目标明确化、调整机制的前置化和日常化,为自身调节(如财税指标)预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有效地管理和规避集团转让定价的潜在风险。具体而言,致同建议企业:
1、紧密了解集团的商业及交易安排,对于导致利润水平骤变的外部及内部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并从合理性角度对该些因素予以充分说明及归档。集团企业间需在关联交易安排及定价政策形成的一开始(如年初)形成一致性共识及未来行动计划。
2、在执行过程中,集团企业间需要通力积极配合转让定价的监管,并采用及时、灵活的调整方案达成最终目的。具体包括:在经济活动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开始考虑按月度、季度评估企业的财务经营结果;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与预设值的差异进行分析,如果存在重大差异,评估导致该差异产生的原因;若情况允许,企业应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在当年度剩余的期间内通过调整定价或借由其他关联交易等方式减少上述差异,避免将差异堆积至年末;如果企业拟进行年末转让定价调整,则评估该调整可能产生的影响。
企业转让定价团队在进行定期调整或年末转让定价调整的过程中,还需要与会计、税务团队紧密沟通,确保相关的调整在会计层面和税务申报层面均得到体现、并互为匹配。同时,如果企业需要更新转让定价政策,则需要与法务团队同步沟通,确保对关联交易的协议及时修订,使得更新后的转让定价政策得到及时执行。